我的“老”师父
发布时间 2024-06-24 10:51 来源: 河北法治网
图为工作中的于清彦。
□ 王欢
时光荏苒,我进入磁县人民检察院工作已整整七年。从一个初出茅庐的职场新兵到能够出色完成各项任务的岗位能手,我的“老”师父引导和帮助了我许多。称他为“老”师父,并不是他年纪很大,更多的是我内心的一种尊重和敬佩。
从“传道授业”到“手持善法”
和一毕业就进入检察机关的我不同,师父的工作经验丰富。他有着十余年的教学经历,考入检察院后,从办公室的写作能手到政治部的宣传标兵,以及后来负责两个部门的日常整体工作,总是游刃有余、匠心独具。我想,这就是在漫长的时间磨砺中,沉淀出的沉稳与老练,淡定和从容。
还记得邯郸市举行的第二次工学大竞赛,院里对这次竞赛抱有很高的期待,但时间紧任务重,师父心里同样压力巨大。压力也是一种动力,师父说,那时睡着了梦里都在想如何能够硬地起跳、奋起直追。终于,在院党组领导下,师父确定了“以党建引领为突破口,以党建带队建,以党建凝聚力促进检察业务整体高质量发展”的特色寻路之旅,构建了“1366”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发展体系。同时,院里以“一支部一主题一特色”为核心,打造了五个“党支部活动室和业务特色展示中心”,并先后建设了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长廊”“党史主题展示馆”等多个“沉浸式”党建阵地,以“党建效应”激发“乘数效应”,引领各项检察工作全面提档升级、高质量发展,在全市检察系统实现了从跟跑者到领跑者的美丽“蝶变”,工作经验被最高检、省市院认可推广。师父又一次出色地完成了使命,同时也是对我的一种现场教学,即面对困难和压力时如何迎难而上、奋楫笃行。
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
师父的写作水平在院里那是数一数二,不仅公文写作能独挑大梁、广受好评,而且一些同事写的宣传稿、总结稿也总会让师父过一眼,润润色再投出去。他们总是说:“让老于看过的稿准过。”
在我看来,的确如此。还记得我人生中第一篇被国家级报纸采用的稿件,初写语言稚嫩、结构不明,师父看过后却发现了其中的浓厚乡愁,并帮助我修饰语言、突出重点,最终被编辑采用。
我初写公文时,由于对业务不精通和偶尔的粗心大意,时常会出现一些用语不当和语法错误,写出来的东西也不尽如人意。师父不仅会从整体文章站位的宏观角度指导,也会在细微之处着重关注,有时甚至是一个字、一个标点的使用,都分外认真,既授人以鱼,又授人以渔。也正是在这样的“引路人”指引下,我的写作进阶之路才顺畅许多。
其实不仅是文风严谨的公文写作,生动活泼的人物小传、曲折离奇的办案故事等等,师父都信手拈来,这也许就是长期从事语言文字工作厚积出的强大能力。他曾经负责宣传工作,不仅自己在国家级、省级媒体刊发了多篇稿件,还注重带动培养单位年轻干警“提笔能写”的能力。目前,全院已有百余篇文章被高端媒体采用,宣传工作位居全市前列。
从“笃行一事”到“协调各方”
师父工作能力不断被认可,2023年成了我们办公室主任。也正是在这个岗位上,我发现了师父身上更多的可能性。
办公室作为院里的“枢纽”,承上启下、联系各方,事情千头万绪,往往忙起来时一头乱麻。可是,作为办公室的“新官”,师父从来都是心中有数、处变不惊,时常告诫我们要以“做得最好”的标准,以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感和“披甲枕戈而卧”的备战状态,全力服务保障检察工作。
去年冬天,连续几天的大雪严重影响了干警和群众的出行安全和工作,师父第一时间掌握情况,第一时间调度协调,第一时间妥善处置,组织带领全体干警清雪除冰,走在前做表率,第一时间清理院内和分包路段的冰雪,时刻做好应急保障工作,防范化解了风险发生。
工作经验老成、写作水平老练、处事能力老到,这就是我的“老”师父于清彦,才四十出头的年纪。
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
河北法治报
微博
河北法治报
微信
揭牌仪式